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南充,摄影创作的富矿2014年11月 作者: 来源:南充晚报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提到王文澜,人们就会想到《京味》、《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但在他的镜头中却显得那么意味深长。
他是著名摄影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
内容:
提到王文澜,人们就会想到《京味》、《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但在他的镜头中却显得那么意味深长。 他是著名摄影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用一幅幅照片记录了时代走过的印迹。3日,王文澜来到南充,做客“嘉陵江大讲堂”。 3日下午,中国著名摄影家王文澜做客“嘉陵江大讲堂”,为南充众多摄影爱好者开讲《未完成的瞬间》摄影讲座。与众不同的是,王文澜出言“麻辣”,直指摄影者为器材发烧是盲目行为,而未成完的瞬间才是摄影家永远的追求。 1 游阆中 王文澜赞历史底蕴深厚 王文澜先后获得过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等奖项。 在讲座的前一天,王文澜在市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畅游阆中古城。首次来到阆中,他被阆中大片的古建筑所吸引,称阆中有一种神秘感,与平遥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特别在参观张飞庙时,他说,从小从书上熟悉了这位三国名将的故事,如今来到张飞曾驻守并安葬的地方,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南充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对摄影家而言,是一座创作的富矿。” 2 谈摄影 当知青8元钱买相机 王文澜做客“嘉陵江大讲堂”,吸引了数百名摄影爱好者听讲座。出人意料的是,王文澜并没有大谈摄影技巧, 而是从自己当知青花8元钱买相机学习拍照说起,到后来与自家三兄弟联合举行家庭影展,真诚朴实的讲述让众人为之感动。 1976年,王文澜把镜头对准社会,如唐山大地震、抗洪救灾、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王文澜表示,摄影者首先要有抓拍意识,很多都是一瞬间的事,一旦错过就没有了;其次,找角度也很关键,一些平淡的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修养,最后落实到指尖上。 “摄影创作不能一味为器材发烧,用贵的器材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那只是商家的误导!”王文澜说:“多年的摄影经验告诉我, 未完成的瞬间是摄影家永远的遗憾, 因为摄影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精彩的瞬间极难捕捉,这才是摄影家永远的追求。” 人物访谈 对话王文澜 爱用手机拍照的摄影家 11月3日下午, 中国著名摄影家王文澜做客“嘉陵江大讲堂”,为南充摄影爱好者作了一堂专题摄影讲座。讲座完毕后,王文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 您的很多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在记录人,也是在记录时代的印迹。在您看来,南充摄影家应该如何挖掘本土资源,让摄影作品走出南充、走向全国? 王文澜:如何挖掘本土题材,让南充的摄影作品走出南充,(指着南充摄影家杨麾)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他的很多作品就走出了南充。摄影作品的题材,生活、经济、 政治各个领域都可以, 都可用镜头表现。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摄影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拍好爱人, 柔情似水、 怒气冲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年一张照片组成一幅组照,就可获大奖,题材没有局限性。只是摄影者就像一个苦行僧,需要沉淀,需要选择角度。 记者:随着数码相机、手机摄影的普及,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不再是摄影家的专利。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一名非常著名的摄影家,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王文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摄影追求技术,八十年代我追求艺术。以前,我认为摄影最重要,而现在觉得生活最重要。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记录生活的工具, 我经常用手机拍照, 你看我的手机里(拿出手机, 打开相册),存了2043张照片。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