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应用新媒体 构建全媒体宣传格局2015年04月 作者: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在3月18日召开的中国交通报社2015年全国记者站工作会上,厅宣传中心(四川记者站)主任(站长)吴丹作唯一典型发言,用多媒体方式详细介绍了四川交通宣传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 ...
内容:
在3月18日召开的中国交通报社2015年全国记者站工作会上,厅宣传中心(四川记者站)主任(站长)吴丹作唯一典型发言,用多媒体方式详细介绍了四川交通宣传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指引下,在中国交通报社的支持帮助下,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厅宣传中心(四川记者站)针对不同受众,积极探索应用新兴媒体。按照省厅“全媒体宣传四川交通”工作思路,记者站积极整合新闻资源,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借助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利用记者站创办的杂志、音乐微杂志、声像、交通广播、手机快讯、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着力打造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传播的交通宣传新格局。 一、厅宣传中心(四川记者站)全媒体基本情况 1.借助中国交通报行业主流宣传平台,展示四川交通形象 记者站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站,与厅宣传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记者站一直把中国交通报这个部党组喉舌作为宣传四川交通的主阵地,积极向中国交通报投稿,宣传推荐中国交通报,更多地在全国全行业展示四川交通形象。 2.通过中国交通新闻网,扩大声像片影响力 2001年,记者站开拓发展了声像拍摄制作业务,为全系统摄制历史资料片和专题片。到目前为止,拍摄制作了70多部电视片。去年,在中国交通报社的大力支持下,记者站在中国交通新闻网推出了视频专栏《四川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展播》,使记者站制作的专题片、资料片进入了互联网。 3.创办《四川交通快讯》手机平台 记者站按部行业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稳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新兴媒体的能力,创建了《四川交通快讯》手机平台,将全省的行业重要新闻在第一时间宣传出来。到目前为止,快讯手机平台行业内外受众达1.3万人。 4.创办《四川交通新闻》微信平台 去年,省厅唯一指定注册的宣传类公众号、记者站承办的《四川交通新闻》官方微信平台运行,目前行业内外大量粉丝主动添加关注,拓宽了新媒体宣传渠道。 5.创办《四川交通微杂志》 记者站在今年省交通运输工作会当天推出音乐微杂志,这是基于手机终端开发的一种新媒体宣传方式,推送给微信粉丝和手机用户。采用文字数据,配以精美的图片、加上优美的音乐,更加符合现代视听感受,具有高效传播四川交通形象、快速传播四川交通文化的作用。 6.与四川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联办《四川交通》等4档节目 省厅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四川交通》等4档节目,由记者站承办。早上8点,四川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播出《四川交通快讯》,主要是前一天的重要交通新闻;中午12-13点,播出《四川交通》,主要是交通成就展示,交通政策法规的解读,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等;傍晚6点黄金时间,播出《四川交通要闻》,主要是当日全省交通重要新闻;晚上7点,播出《四川交通信息》,主要是来自各市州及县的交通动态。 7.《四川交通》杂志向指导行业工作转型 随着手机快讯、微信公众平台、电台节目的创办,我们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并到中国公路杂志学习,从2014年起,把杂志半月刊改为月刊,定位为指导行业工作,向“深、精、美”转型,提升权威性、指导性。 8.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可变情报板宣传交通行风政风 我们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可变情报板进行交通系统行风政风宣传。内容按季度更新。每天分三个时段采取循环展示方式进行发布。 二、运用新兴媒体,融合传统媒体,构建全媒体,宣传成效显著 记者站八种宣传方式,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构建了全媒体宣传格局,提升了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收到了显著的宣传成效。 1.在大灾大难中发挥快捷传递信息,宣传四川交通人精神,鼓舞士气的作用 2013年,“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不到一个小时,记者站就将省厅及厅高管局已经启动应急预案的消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交通频率及时滚动播出,使我厅成为省直单位第一个在主流媒体播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厅局;10时30分,传送消息到四川交通频率,播出各条高速公路均已免费通行的消息,澄清微博上关于“高速公路还在收费影响救灾效率”的传言;在整个应急宣传期间,组织抢通保通一线人物到四川交通频率现场直播车进行访谈,社会反响强烈。 同时记者站记者奔赴灾区进行采访,一方面记者将现场抢险救灾的第一手新闻发往中国交通报社,报社不计版面刊登大量稿件和图片;另一方面也发往本站的手机快讯编辑平台,手机快讯第一时间发布杨传堂部长对“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交通抗震救灾工作作出的指示及省厅部署。手机快讯不仅宣传了四川交通人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更成为抗震救灾信息的传输工具,及时高效地将前线指挥部的战略决策,第一时间发送到一线。王宁副省长甚至运用手机快讯现场部署抢通保通工作。 与此同时,摄像记者摄录了大量一线交通人舍生忘死,奋力抢险的第一手素材。6月1日,在芦山前线指挥部向杨传堂部长汇报四川交通抢通保通工作时,现场播放了记者站用两个昼夜赶制的电视汇报片,受到杨部长的好评:“形象生动,浓缩了抢通保通工作”。王宁副省长及厅长彭琳都表示: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好的汇报片。 杂志则整合所有媒体资源,精心编制了特刊,深度报道了前所未有的“四川交通速度”。 2.微信和音乐微杂志宣传四川交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继手机快讯后,我们还创办了微信公众平台《四川交通新闻》,吸引了行业内外大量的粉丝添加关注,通过微信朋友圈向社会传播四川交通正能量,得到了行业内外粉丝的点赞,社会反响良好。而《四川交通微杂志》通过可视、可听、可读,有效宣传交通成就,得到了部政策研究室李刚主任充分肯定:“借助新媒体等进行交通宣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蛮拼的》标题醒目,内容直观,重点突出,容易让更多人了解四川交通的拼搏精神和所取得的成绩。也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 3.“声音”全天候传播四川交通,“声像”借道进入互联网 与交通频率联办的四档节目,形成了全天候传播交通行业声音的强大舆论合力。特别是早8点和晚6点黄金时间播出的《四川交通快讯》和《四川交通要闻》,覆盖人群更加广泛。为交通与社会搭起有效沟通的桥梁。节目质量一直稳居100多个汉语节目的前10名,收听率稳居第一。 同时,声像宣传借力中国交通新闻网进入互联网通道,宣传效果更好。我们的声像片进入中国交通新闻网视频专栏后,影响力更大。我们制作的《决战生命线——“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四川交通抗震救灾纪实片》在中国交通报刊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获得专题片类一等奖。 记者站运用全媒体,从可视、可读、可听、可传四个方面齐下功夫宣传四川交通,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受到部新闻办通报表扬,并以《四川多点出击,宣传效果良好》为题专文介绍。王宁副省长评价说:及时有效的宣传了四川交通运输行业,展现了行业的良好风貌。彭琳厅长将宣传工作列入2014年四川交通运输七项亮点工作之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向社会展示了行业新形象。记者站工作还得到了省厅党组的充分肯定,记者站荣获厅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好”领导班子、厅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殊荣。记者站工作还获得了中国交通报社的认可,被评为优秀记者站。 三、经验与体会 记者站形成的全媒体宣传四川交通的格局得益于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1.得益于交通运输部的正确指引。 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对新形势下搞好交通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工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感,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重构升级新闻采编生产和宣传工作流程,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水平人才队伍,拓展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 2.得益于中国交通报社的领导和帮助 中国交通报社要求记者站:要树立全媒体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媒体发展新形式,主动融入报社全媒体业务生产流程。我们顺应了报社全媒体发展的趋势,树立了全媒体发展的理念,并得到了报社的业务指导和具体帮助。 3.得益于交通运输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厅党组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彭琳厅长多次在党组会议上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厅直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宣传工作。厅里从人、财、物上给予记者站大力支持,我们的摄像机、照相机、非线性编辑机都是一流的设备。宣传经费预算也是一路绿灯,得到了坚强保障。如手机快讯,在彭琳厅长的亲自过问下,从当初发送1500多人的“精英版”扩充到现在的1.3万人的“白领版”。目前我们正在做方案,拟扩大为“大众版”,让行业中更多的职工都能看到手机快讯。 4.得益于四川省交通运输系统的新闻通联网络建设 记者站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较为完善的通联网络,现有通联站61个,范围覆盖全行业:厅直各单位、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省交投集团、铁投集团、BOT建设运营公司等,拥有专兼职通讯员500余人。正因为有了这支队伍,我们的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都相当丰富,支撑起了我们这八种宣传手段的高效运转。 5.得益于记者站是一支打得硬仗的队伍 记者站加强领导班子、党员和职工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适应能力强、熟悉交通行业情况、业务素质高的交通宣传队伍。这支队伍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7·9”特大洪灾、“4·20”芦山强烈地震及康定地震的锤炼,正如分管领导白理成副厅长所评价: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行业新闻队伍。 四川记者站在中国交通报社的领导和帮助下,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应用新兴媒体,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创办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我们的工作还比较粗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各兄弟记者站学习,来提高完善我们的工作。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