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发布地理省情公报 幅员面积"多"了1000平方公里2012年12月 作者:郝勇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成都培训
简介: 12月12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3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2年四川省地理省情公报。这是我省首次运用地理国情监测综合技术,对全省的基本地理省情信息进行测定后的无偿公开发布 ...
内容:
12月12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3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2年四川省地理省情公报。这是我省首次运用地理国情监测综合技术,对全省的基本地理省情信息进行测定后的无偿公开发布,为全省使用权威性、法定性、精确性的最新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了统一标准,标志着我省进入地理省情监测工作常态化、持续化阶段,将大力夯实全省信息化建设基础。 本次发布的地理省情监测成果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区位、行政区域面积、地形地貌形态、水系流域面积、地震核心灾区地表形变五个方面。 “5·12”核心灾区地形地表发生形变 根据监测成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核心灾区的地形地表发生形变,表现在水平方向出现偏移、垂直方向出现形变的情况。 水平偏移情况,以震中附近、龙门山断裂带最为明显,断裂带西侧地区向东偏移,东侧地区向西偏移,两侧形成挤压趋势。平均偏移量为0.6米;向东最大偏移量为2.3米,位于汶川县银杏乡;向西最大偏移量2.4米,位于北川县擂鼓镇,距北川老县城约3公里处。垂直形变情况,同样以震中附近、龙门山断裂带最为明显,断裂带西侧地区呈抬升趋势,东侧地区呈沉降趋势。垂直变化量平均为0.13米;最大抬升量为1.2米,位于汶川县银杏乡;最大沉降量为0.7米,位于平武县平通镇。 核心灾区现有堰塞湖81个,其中71个都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新增的。 据公报称,我省平均海拔2598米,最高海拔7526米,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贡嘎山主峰;最低海拔188米,位于邻水县御临镇文武村。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市(州)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为4192米,最低的是遂宁市362米;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为4499米,最低的是广安市武胜县297米。 全省幅员面积“多”了0.1万平方公里 据全省最新法定行政境界勘界成果和最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统计,我省幅员面积确定为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五位,比目前通用的数字48.5万平方公里多了0.1万平方公里。 数据调整的原因,一是经新一轮勘界后,各级行政境界更具权威性和法定性;二是全省最新地理信息数据精度更高,统计结果更精准。各部门和部分专项规划原来采用的数字不统一,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权威的幅员面积数据。 各市(州)中面积最大的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为15.0万平方千米,最小的是自贡市,为0.4万平方千米。 地理省情监测采用GPS等测绘高新技术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人称,本次监测主要运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测绘高新技术。随着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还会有其他先进的测绘高新技术运用到地理省情监测中来,比如无人飞机摄影测量技术、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INASAR)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以及全省地理省情监测的各个领域。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可直接服务民生。”这位负责人说,其成果可对全省应急抢险、地质灾害防治、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振兴、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等起到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还将围绕川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对若尔盖高原湿地、川西北高原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生态移民以及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进行监测。同时结合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站网,建立一套动态监测地质灾害、土地利用、水环境等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对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