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支撑” 成都城市群将建4个特大城市2013年01月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成都培训
简介: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力次级突破,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重大部署。构建都市经济圈、融入都市经济圈,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明动向之一。在此背景下,1月 ...
内容: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力次级突破,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重大部署。构建都市经济圈、融入都市经济圈,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明动向之一。在此背景下,1月11日,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在蓉召开,此前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1+7”区域合作,扩容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在内的“8+3”区域合作。同时,《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2-2020)征求意见稿》揭开神秘面纱。据规划:到2020年成都城市群将涌现成都(含天府新区)、绵阳、德阳、乐山等4个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再翻一番。 11个市州怎样融合发展,形成梯次衔接、优势互补的紧密结合体,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市州负责人。 成都勇担“首位城市” 尽管2012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尚未公布,但成都有望首次跻身副省级城市三甲。 在全省经济格局均衡化调整中,成都如何对标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担当“首位城市”之责? 转型:成都“制造”变“智造” 1月10日,成都市委举行2013年经济工作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成都市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 “实现成都向‘第一方阵’跨越,制造业必须加快向高新、高端、高效转型。”成都市经信委主任何礼说,针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成都已编制相应发展目录,制定出技术路线图,推动成都“制造”向“智造”转变。 加速:开放与升级并重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的先后召开,将给成都带来“投资上门”的重大机遇。 成都正加快“六大工程”和“一轴三节点”重点提升工程,寄望借力两大活动,将世界500强在蓉落户数量突破250个,力争外商投资实际到位30%。 今年,将重点引进一批进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进出口1亿美元的骨干企业。此外,推动外资企业落户方式“升级”也提上日程。 突破:深入“立城优城”战略 当前,成都市仍处在城镇化中期向后期演变的加速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关系成都现代代和国际化的一个大战略,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总的方向是,深入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支撑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不能离开产业支撑。黄新初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推广“产村一体”模式。 这也可以看做成都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级实验区,成都提出今年要“摸索经验、开辟新路、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推动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保障农民的完整财产权、自由流转权和自由交易权。二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明确支持农民带产权进城,争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健全户籍和居住一元化管理体制。 绵阳:2020年城区人口150万 到2020年,绵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3平方米。成德绵“同城”给力,西部第一大城市群崛起。 2020年,绵阳将成为一个百万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合理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策略:拓展新区、疏解旧城 在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空间发展策略上,主要将拓展新区、疏解旧城、优化交通、提升中心、控制生态。拓展新区:重点发展园艺、高新区和塘汛地区,启动南部新皂工业组团和西部循环经济园及河北(平武)工业园建设。疏解旧城:旧城区疏解功能、降低人口密度。优化交通:理顺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中心:建设行政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职教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控制生态:划定城市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组团间隔离绿地和与城市密切联系的山水地带,控制城市空间结构。 创新:老名片做出新文章 科技资源叠加放大,有望释放更多产业潜能。在绵阳决策层看来,在工业存量偏重、增量不足的现实条件下,“科技城”这张老名片必须做出新文章、焕发新活力。 去年12月,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破土动工。该中心投入运行后,将成为集创新、孵化、交易、转化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全国的开放性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绵阳将依托科技优势,进一步做大园区,做强产业,巩固、扩大绵阳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力争在率先实现次级突破。 德阳:一家亲一体化一盘棋 “成德同城化的交通架构已经基本形成,高速路网、快速通道加上高铁,各个区县到成都的时间都在一小时内,已经融入成都一小时都市圈的范畴。” 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对记者说,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主动融入成都发展,加强和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已得到全德阳人的认可。 2015年总产值力争破2000亿 李向志介绍说,“根据规划,2015年,德阳将建成百万人口、100平方公里大城市。到2020年,将建成200万人口、两百平方公里区域中心大城市。在《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2-2020)征求意见稿》中,到2020年,德阳将成为成都城市群中4个特大城市之一。” 李向志说,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 交通架构成型成德同城化提速 “我在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联席会上还建议,进一步加快以成都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节点的交通枢纽建设,特别是要加速成都二绕建设,尽快启动成都三绕,扩宽老成绵高速,加快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基本骨架。”李向志说,特别要加快开通一体化公交线路,逐步实现城市交通无障碍对接,逐步实现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网点布局一体化,加快实现移动电话按同城计费,固定电话升位并网,统一区号。 “一体两翼”:兄弟市州一家亲 李向志提出:“建议经济区内各市州共同向上争取,把‘一体两翼’布局上升为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即以成都特大城市为主体,以南面的天府新区和北面的成德绵产业带为两翼,充分发挥成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天府新区和成德绵产业带南北两翼协调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再造一个产业四川。” 乐山:大交通为先带动大产业 在成都经济区中,乐山分属成渝经济区成绵乐发展带和沿长江发展带,横跨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在我省四大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乐山衔接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 目前,乐山正按照“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的总体思路,迈向“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同步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大交通:联手成都共建“成都港” “三大联动”中,“大交通”是带动大产业、扩张大城市的先导。目前,乐山正大力实施千亿交通工程,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00亿元,拉开“主骨架”、畅通“联结线”、改善“内循环”,促进城市扩张和产业发展。 作为成都经济区唯一港口,乐山港是水路出川、大件运输的唯一通道,是支撑区域腹地、辐射三州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成都、攀西、康藏经济区最便捷、最低成本的水上大通道和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运输大动脉,有效服务、支撑成都经济区发展和天府新区建设。 大产业:瞄准2000亿全域“一盘棋” 预计2012年,乐山全市实现GDP1030亿元,同比增长14.3%。 “大产业”是“三大联动”的核心。乐山将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农业比重。在“十二五”期间,乐山规划产业投入2000亿元,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旅游休闲化,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 乐山市长蒋辅义建议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按照全域“一盘棋”的思路,加强对产业规划、项目布局、要素配置等统筹,共同做大做强产业支撑,提升整个区域实力。比如,乐山希望依托港口与成德绵分工协作,承接重大装备制造业转移,与凉山探索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示范、稀土深加工应用等项目。 雅安:争当桥梁纽带 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给出答案:雅安的车牌号是川T,也有一个“T”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东融入成都,向南链接攀西,向西辐射康藏,“主动担当成都经济区和三州的桥梁纽带”。 基础设施:连通成都和三州 雅安将加快打通市域对外通道:向东,启动并加快川藏铁路朝阳湖至雅安段建设,争取雅安至乐山城际铁路建设,推进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建设;向西,做好川藏铁路雅安至康定段建设,启动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雅安段建设;向北,重点加快雅安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建设;向南,积极谋划雅安至甘洛铁路建设。 产业分工:做“生态后花园” 徐孟加表示,雅安将坚持生态引领,发挥“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独特优势,积极建设成为“8+3”区域的“生态后花园”。农业上,雅安将打造“中国绿谷”;旅游上,雅安将加快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工业上,雅安将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共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阳:五年总量翻番 随着成安渝、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资、成简快速通道建成通车,资阳以“路”为载体,打通龙泉山,将真正实现与成都共享一片天。 “我们将在2012年千亿平台基础上,奋战五年再造一个资阳。”资阳市委书记李佳说。 基础建设:打通龙泉山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3年前从资阳穿越龙泉山到成都只有3个隧洞,现在有9个,正在建设8个,规划中即将建设的还有16个。”李佳说,随着成安渝、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资、成简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以“路”为载体,打通龙泉山,将真正实现与成都共享一片天。 产业发展:用好金字招牌 近年资阳用好“成都经济区”、“天府新区”金字招牌,成功引进了四川现代、百威英博、广西玉柴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去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730亿元。 去年8月,四川现代商用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形成千亿造车产业集群,相当于“再造一个产业资阳”。 天府新区:深化区域合作 资阳按照“建设新区、带动简阳、辐射资阳”思路,充分利用与成都区域合作优势,加强与成都无缝对接,加快成资同城化,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建设快速推进,“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开发持续升温。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 眉山:“三傍”策略 眉山正在通过“傍成都这个大款,傍市州的兄弟们,傍苏东坡这位名人”,加快发展,到2016年,经济总量翻一番,GDP超过1300亿元。 眉山市委书记李静抛出“三傍”发展策略,以示眉山“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决心。 昨日,眉山市发改委主任李建章解读说,“三傍”是对眉山发展战略的最形象比喻,眉山目前也正在通过“傍成都这个大款,傍市州的兄弟们,傍苏东坡这位名人”,加快发展,到2016年,经济总量翻一番,GDP超过1300亿元。 李建章说,近几年,眉山的发展战略,由融入成都、错位发展,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再到融入成都、同城发展,三次发展战略的调整,可见眉山与成都“走得越来越近”。 “一个人要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一座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周边城市的辐射。因此,眉山要发展,还将‘傍市州’这帮兄弟。” 苏东坡,是眉山城市文化名片。“一座城市没有文化就没有魂。因此,眉山将傍苏东坡这位历史名人,进一步提升眉山城市形象。”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 行 形成新兴城市环线 今年,随着乐雅高速、遂资眉高速的相继建成通车,绵雅眉资遂发展环线将完全打通,由此形成新兴城市环线。而成绵乐客专有望今年完成轨道铺设,搭起成都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的骨架。 根据《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2-2020)征求意见稿》,今年起将陆续开工建设雅安到康定,绵阳到九寨沟,仁寿到沐川,泸定到石棉,乐山到西昌,乐山到汉源,成都经济圈环线,绵竹到乐至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的铁路包括:西成(江油至陕西界)客专,成贵(乐山至贵州界)客专,成渝扩能,川藏铁路(成都至彭山至雅安),成都至马尔康铁路,绵遂内宜城际等。据《四川日报》 惠 “异地就医报销”望实现 “今年,在医保‘同城化’服务的基础上,成都经济区8市有望实现‘医保委托受理’,”在日前举行的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联席会上,记者获悉该消息。 目前,成都市医保局已建立异地受理窗口,将在今年与经济区内的市州签订受理协议,这意味着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8个市的参保人员,以后在上述任一地区的“两定”机构就医后,不必再为了报销医药费拿着上报材料四处奔波了。获悉此消息后,成都一三甲医院医保部主任表示,由于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是属地管理,因此如出现在购买医保所在地之外的医院就诊的情况,需要办理异地就医或转院手续。成都经济区实现医保“同城化”后,将方便解决上述8市之间存在的“异地就医报销”问题。 遂宁:加强对接 近几年来,遂宁水陆空交通齐头并进,遂宁正逐步成为四川、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遂宁将重点围绕‘六大兴市计划’,加强与各兄弟市州的合作、对接。”1月11日,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华章,受市委书记杨洪波委托,代表遂宁市在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联席会提出遂宁与各兄弟市州开展区域合作的初步打算。 携手兄弟市州 提升枢纽地位 何华章道出遂宁的想法:加强与绵阳的合作,加快绵遂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启动涪江通航前期调研工作;与资阳一道在今年全面建成遂资高速,加强与资阳、眉山、雅安的合作,力争将遂资眉雅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并早日开工建设。 配套成都企业 建成重要支撑极 遂宁计划在电子元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器、半导体照明、PCB电路板等优势产业上,积极为成都企业搞好配套。何华章介绍,遂宁将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着眼成渝、服务周边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依托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着力发展面向成渝地区的生产资料物流业,面向西部地区市场群的生活资料物流业。华西都市报记者汪仁洪见习记者胡旭阳 凉山州:追赶跨越发展 2009年6月,成凉区域合作的大幕就正式拉开。成都和凉山携手共建的成凉工业园区,已进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行列,去年,园区产值超过125亿元。 凉山州将如何加强与其他市州的区域合作?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有着清晰的思路:深化成凉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区,力争在区域合作中获得追赶跨越发展的更大空间。 成凉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成都和凉山携手共建的成凉工业园区,已进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行列,去年,园区产值超过125亿元。 现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享受“绿色通道”无障碍进入成都市场,备受广大市民青睐。通过成凉合作等途径,凉山富集的水能、矿产等优势资源“磁石效应”凸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第13届西博会集中签约金额排位全省第三。此外,综合扶贫、旅游、文化、广播电视、人才、劳务等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 凉山将建成成都的“菜篮子” 翟占一说,凉山将抢抓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和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发挥雅西高速公路、成昆铁路、西昌青山机场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钒钛、铜镍等产业配套协作,为成都经济区电子、机械、汽车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配套,使成都凉山互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消费基地;加强“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合作开发和商贸交流,把凉山建成成都的“菜篮子”和花卉供应基地。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