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现两汉墓 “大泉五十”钱币首次出土(图)2013年03月 作者: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成都培训
简介:
出土的钱币。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泸州市合江县文物局获悉,15日下午,该局接到举报,在城市边缘游乐中心工地(菜坝飞机场穆半坝)现场发现古墓,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勘察系汉代墓葬,随 ...
内容:
出土的钱币。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泸州市合江县文物局获悉,15日下午,该局接到举报,在城市边缘游乐中心工地(菜坝飞机场穆半坝)现场发现古墓,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勘察系汉代墓葬,随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合江县又现汉代船棺 方向与长江呈平行 据介绍,这座汉代砖石墓位于合江县城,海拨218米,距长江约3000米,葬在长江一级台阶的青砂土里。共两座墓,两墓相距1.1米。该墓坐西南向东北,占地30平方米,墓葬损毁严重,前后排列和长江呈平行。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两墓均为西汉砖室墓,其中一个较晚一点。从墓葬形制6米长的单室墓,葬具应为“船棺”,在合江属第二次发现。墓室上半部已毁,尚存底部。 据资料记载,船棺土葬系四川古代巴族的葬俗,其基本特征就是把死者遗体放进形状似船的棺材里,再行安葬。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 “大泉五十”钱币首次出土 墓底木板黑漆一碰即碎 通过两天的清理,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多数为残件。出土有灰陶俑、陶灌、三足陶钵、陶兽腿、铁器、“五铢”和“大泉五十”两种钱币,其中“大泉五十”钱币是合江县首次出土。 据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形制为竖穴式,墓室两端呈弧形。墓室四周由单层棱形纹画像砖砌成,纹饰格层向内外。在文物存放地,记者注意到这个墓里出土的钱币有4枚,铜质,直径0.022米、四方孔径0.01米,阳面篆刻“五铢”,背为素。此外还有完整陶俑出土,画像砖数块。 另一个墓的圹残长6米,宽3米,高0.54米,四周同样由棱形纹画像砖单层砌成,只是尺寸稍大。出土了铜质钱币35枚,尺寸大于前面4枚,阳面篆刻“大泉五十”,背为素。除去还发现完整陶罐外,还有不少陶片残件,陶兽腿、铁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墓室底部右上角发现长宽约0.4米的木板,上面外表还涂有黑漆,但已腐朽,一碰即碎。 背景资料 古代货币“大泉五十”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