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川试点:市民足不出户可查征信报告2013年04月 作者:杨斌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成都培训
简介: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搭建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开始试运营,于2013年3月27日至2013年9月30日,面向四川、重庆、江苏三省(市)的社会公众进行试用。
为确保信息安全、准确,审核 ...
内容: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搭建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开始试运营,于2013年3月27日至2013年9月30日,面向四川、重庆、江苏三省(市)的社会公众进行试用。 为确保信息安全、准确,审核结果及激活码将于24小时后反馈给查询者,查询者在7天内登录系统并激活,就可查询本人的信用信息了。 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你再也不用为在人民银行政务大厅排队等候而苦恼了。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获悉,从今年3月27日起,该中心率先在四川、重庆和江苏三省(市)试点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这意味着,从即日起,你无需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政务大厅,直接在家中上网就可查询到本人的征信报告了。 率先试点在家也能查征信报告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此前只能在人民银行排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的状况将发生改变。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布公告称,由该中心搭建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开始试运营,为确保平台服务的有效性,验证平台业务功能,征信中心决定于2013年3月27日至2013年9月30日,面向四川、重庆、江苏三省(市)的社会公众进行试用。 据介绍,只要你是持有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为32、51、50的个人,均可以登录这个平台查询本人的信用信息,而不必再去中国人民银行了。按照征信中心的规定,在网上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必须完成严格的身份认证,且通过审核后才能得到征信报告。 目前,平台提供两种身份认证方式:数字证书验证和私密性问题验证,个人必须选择其中一种方式。 在线注册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为感受“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便利,成都商报记者刘先生和陈小姐昨日分别进行了在线注册,然而一个成功了,一个却失败了。 按照系统提示,刘先生选择了私密性问题认证,并认真填写了个人的相关信息,里面涉及他曾经办理过的贷款。几分钟,便收到了系统发来的征信报告查询码,并被告知其注册申请已提交,正在进行审核,为确保信息的安全、准确,审核结果及激活码将于24小时后反馈给刘先生,刘先生在7天内登录系统并激活,就可查询本人的信用信息了。 然而,陈小姐在进行注册时,无论选择数字证书认证还是私密性问题认证,都被婉拒了。其中,选择数字证书认证时,系统要求其插入数字证书,而选择私密性问题验证时,系统则提示“目前系统尚未收录足够的信息对您的身份进行‘问题验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拨通了征信中心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可能由于注册用户没有相关的信用信息,或办理信用业务的银行并未把相关信息提交到征信系统,所以无法进行问题验证。据称,如果要选择数字证书认证,可前往77家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合作的主要银行申请办理一份数字证书,则可完成注册。据陈小姐介绍,她本人的确没有在银行申办过贷款,唯一的一张信用卡还是附属卡。 据了解,《征信管理条例》已于今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按照相关规定,个人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信用报告的机会,且相关信息最长只保留5年。如果你担心曾经因为信用卡、住房贷款等逾期偿还,或是信用卡年费未及时缴纳而造成不良信用记录,不妨尽早上网或直接去中国人民银行政务大厅查询一下。 新闻链接 四川公众去年 查询征信报告量翻了一倍 因信用记录不良,导致去银行贷款遭遇困境,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重视自己的征信报告。然而,一直以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都只能本人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厅办理。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四川辖内查询量达到605.7万次,同比增长17.5%。其中,四川各级人民银行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21.3万次,同比增长113%,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政务大厅最高一天的查询量就超过700次,创历史新高。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