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灵兴镇发现800余年前睡仙雕塑2013年04月 作者:阳芙蓉 李方贵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成都培训
简介:
睡仙雕塑
记者日前在三台县灵兴镇采访时得知,该镇的灵峰寺内一崖壁上,发现一座睡仙像。据称,这尊“睡仙”像塑于南宋时期,距今至少800余年。它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
内容:
睡仙雕塑 记者日前在三台县灵兴镇采访时得知,该镇的灵峰寺内一崖壁上,发现一座睡仙像。据称,这尊“睡仙”像塑于南宋时期,距今至少800余年。它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4月22日上午10时,记者沿古老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到达位于半山腰的灵峰寺。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一块巨型崖壁,崖壁上方刻了“不忒不雄”四个楷体字,崖壁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真元浮腾九天外,上人小睡八百春。”走进灵峰寺睡仙洞,高高的石龛台基上,便是那座“睡仙”像。睡仙的眼、嘴、鼻、下巴、胸等部位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其头部枕在一石刻老虎之上,身体则用一块红绸遮盖;在其两侧同样有一副石刻对联,写着:“孤亭凌喷薄,梯径绕幽深。” 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峰寺建于南宋年间,依山傍水,布局错落有致,规模十分宏大。其山有平台三层。依次建山门、天王殿、七佛殿、“西天佛国”坊、文昌殿、睡仙殿等。其寺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 这座被新近发现的雕塑,当为昔日睡仙殿的睡仙。经历了历史的风尘,这尊睡仙像为何仍保存完好?在此地生活了近30年、家住灵兴镇5村8组的居士赵华修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说,文革时,因破“四旧”,“灵峰寺”几乎所有的珍贵文物和菩萨塑像均毁于一旦,仅保留了一座残破不全的塔子。而这尊“睡仙”之所以得以完整保存,幸亏当年的一次开山爆破。当时开山取石时,爆破后大量弃土废渣将灵峰寺睡仙洞完全掩埋,这尊“睡仙”才未遭损毁。为了让“睡仙”重见天日,后来,赵华修找了几名村民,带上工具上山去刨,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终于将其从一大堆碎石中刨了出来。 灵峰寺在古代时地理位置就十分重要,水陆交通发达,古今名流,多会于此。如今,灵峰寺已成为三台县旅游文化胜地。灵兴镇镇长王开蓉告诉记者,他们会好好珍惜和合理开发灵峰寺,希望以此推动灵兴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