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625万贫困群众“定制”脱贫良策2015年04月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近来,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党委书记罗华章很忙。作为工农镇学地村贫困户王孝金的“包带人”,罗华章的2015年“包带计划”已挂上墙:新栽核桃2亩,养猪8头,两人实现务工,被帮扶户人均纯收入从3800元增至57 ...
内容:
近来,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党委书记罗华章很忙。作为工农镇学地村贫困户王孝金的“包带人”,罗华章的2015年“包带计划”已挂上墙:新栽核桃2亩,养猪8头,两人实现务工,被帮扶户人均纯收入从3800元增至5700元。 这是我省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我省出台精准扶贫六大改革方案,完成“地基工程”和“落地工程”,并因户施策,初步构建起精准扶贫大格局。 做好“地基工程”,通过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打牢扶贫“地基”。全省625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建档立卡。 做实“落地工程”,通过干部驻村帮扶,疏通扶贫解困毛细血管。巴中市通江县唱歌乡方山坪村曾是有名的穷村,如今工作队脱产驻村实施132个帮扶项目,巴中“精准扶贫试点第一村”面貌悄然改变。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介绍,全省共选派干部4万余人、1万多个工作组,实现驻村工作组、帮扶单位对所有贫困村、帮扶干部对所有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找准真贫、干部帮扶仅是第一步,在建好扶贫“滴灌”管道后,我省又“私人定制”治穷良方。 “我想在镇上开个小商店,照顾娃娃读书。”当包带干部征求意愿时,工农镇贫困户邵银莲很是诧异,“这事我说了算?”没想到,小店不久便开了起来。荣山镇贾万贵的帮扶政策是种食用菌,龙潭乡张子奎则利用自身技术边种菜边修摩托车……在我省,“贫困户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能见效”成为扶贫的指挥棒。因户施策的扶贫方法背后,体现的是扶贫的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扶贫思路。 下一步,我省将出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分析致贫种类和原因,制定扶贫对象扶持清单,逐村逐户制定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和措施,625万贫困群众每户都将有自己的脱贫规划。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