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国新闻培训网
当前位置:四川首页 >> 四川要闻 >> 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名单公示

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名单公示

2015年11月  作者:  来源:四川文明网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由四川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活动于2015年8月6日启动。全省各地共推荐43名关爱事迹感人 ...
内容:

        由四川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活动于201586日启动。全省各地共推荐43名关爱事迹感人、成绩突出的五老929日,评委会初评产生30名候选人。119日,评选活动办公室经过认真讨论产生12名十佳五老、 10名十佳五老提名奖建议人选提交评委会评审。1113日,由活动主办单位和主要媒体单位组成的评委会从长期奉献成绩突出影响广泛” 等方面评选出2015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10名、十佳五老提名奖12名,现予以公示: 

  一、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10名)

  王正国 何图琴(女)刘成阳 楠木灯 高纪志

  阎博英 王方银 唐代富 杨与齐 王学文

  1、王正国,男,74岁,中共党员,原自贡市政协副主席,荣县旭阳镇桂林街社区关工委顾问。

  20048月,王正国从自贡市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到桂林街社区上任,担任最基层的关工委顾问,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在社区上班的他常说:我的身份不是官员,是党员;没有职务,有义务;要读好一本书——《党章》;要牢记一个誓言——《入党誓词》;要做好一件事——关心下一代。如今,年过七旬的王正国已经成为社区孩子们心中最亲切的王爷爷、群众口中的王大爷

  他以身作则影响并激发了广大离退休干部对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区关工委队伍由成立时的10余人壮大到现在的近300人。

  他被誉为关工工作点子王。他出的点子、总结的经验,使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有序运行。四个继续四大扩展, 巩固工作成果,又力争上台阶;他建议把三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法制学校)活动延伸到小区院坝,使活动更接地气;他总结了一套关爱帮扶体系,即关爱四步曲三抓三心三心。全社区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224五老志愿者分别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困难青少年50人,帮扶其他儿童100余人。

  2、何图琴,女,80岁,中共党员,原眉山市彭山区政协常务副主席,彭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她担任彭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20多年,用责任和大爱书写了精彩的晚年,先后两次被中国关工委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局授予荣获全省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工作者

  她数十年如一日济困助学。一次读完一封陌生女孩的求助信后,她当即搭乘公交车赶到村上。看到写信的小女孩巫碧霞的家只有三间泥草房,并随时可能倒塌,其母亲双腿残疾,身体虚弱的父亲是家中唯一劳动力,家中最值钱的就是22只大小不一的鸡仔,她倍感痛心。她当即拿出1000元钱交给巫碧霞的父亲,并与区、乡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将一个走到绝境边缘的家庭从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

  年逾8旬的她至今都没有穿过羽绒服,穿的还是7年前买的太空服,在 她身上也没有一件超过百元的物件。子女每年给她买的衣服,她捐给了贫困群众。她把每年退休资金的大部分拿出来帮助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累计达25万元,先后资助近300名贫困学生、残疾青少年及贫困家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完成学业。

  她的足迹遍及彭山的山山水水、大小村寨。走累了,路边歇会儿;渴了饿了,吃点干粮,喝点白开水。她说:为了下一代的事业,我甘愿奔波劳碌

  3、刘成阳,男,72岁,中共党员,原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绵竹市关工委执行主任。

  2002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关爱事业,在组织和推动绵竹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团结带领、真抓实干下,绵竹市关工委2009年被评为德阳市先进工作集体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集体。最近刘成阳同志也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13年来,他满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一心要把关爱工作做得有特色、有实效,他提出用心想关工工作,用智谋关工工作,用力做关工工作的工作理念。作为执行主任的他为了取得党政支持,在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之际,巧用手机编写短信汇报,发挥老同志时间充裕的优势,适时请示汇报,为关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他执笔撰写出经过多年实践且符合绵竹实际情况的《绵竹市关工委工作指南》和《五员工作指南》,为基层新手、老手明确了关爱工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从而保证了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关爱活动的长远发展。

  “5·12”汶川大地震后,他主动担岗,和几位老同志一起完成了《我们永远铭记》感恩教育巨作。

  为了绵竹市308五失青少年、2471名留守儿童,他带领全市6400五老,建立网格化关爱平台。其勤于学习、深入调研的精神引领着关工委年轻人走在关爱的路上。

  4、楠木灯,男,62岁,藏族,中共党员,原阿坝县教育局退休干部,阿坝县关工委副主任。

  20068月,楠木灯退居二线,本该在城里尽享天伦之乐的他却把自己留在了艰苦的高原地区。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的他,至今仍留在学校当着名誉校长,管理、照顾学生。他坚持每天早晚陪学生出操、伴读、接送学生,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正是因为他为爱坚持,麦昆乡中心校的学生由27人增加到了700余人。对于坚守的理由,他这么说:我爱这些娃娃,我离开他们受不了,他们不能不上学。

  在动员学生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农牧民的不理解。曾经有一户人家,楠木灯在动员其子女入学时遭到男主人的无理反对,甚至出语威胁。楠木灯听后,没有退缩,往返三次终于把孩子带到了学校。

  每逢采挖虫草贝母的季节,学生季节性流失更是严重。一次,一个残疾学生的家长来学校请假,楠木灯苦口婆心地劝告家长让残疾儿子读书,情到深处,禁不住流泪。家长深受感动:真没有遇到过比我们自己还爱我孩子的人,我得听老书记的,把孩子留在学校。

  2015年,楠木灯获评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为他颁奖的,是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一名藏族女孩。没有楠木灯爷爷,我就不会有高考的机会,也不会成为当地第一个大学生。

  5、高纪志,男,72岁,雅安市天全县中学退休教师,天全县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

  他14年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关爱留守儿童,尤其在宣传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

  2005年天全县关工委开展十个一活动,他结对帮扶、关爱留守学生杨茨姐妹已有10年。当时姐妹读小学六年级和一年级,既是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儿童,母亲在江西打工。他多次到她们的姨婆家或用电话与其联系,关心她们,勉励不要自卑,要刻苦学习,使杨茨在小学毕业考试时考了全县第一名。每年春节,他都要给姐妹俩几百元钱,让她们买衣服过年。他又协调镇政府、民政局给她家解决了农村低保。2012年杨茨考入川师大,去年妹妹杨陈梅初中毕业后考入成都东星航空旅游专修学院,他依然坚持每期给姐妹每人500元钱。

  已古稀之年的他是市、县关工委通讯员,为了做好通讯报道工作,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为了及时发信息,他放弃每天午休睡觉的习惯。2011年至今,他所写的信息和文稿发表1300余条(篇),平均每年300多条。

  14年来,他写讲稿、作报告,编写了《天全县十一五规划宣传提纲》,参与了天全十一五规划报告会讲稿的撰写,《红军长征在天全》、《二郎山下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天全》、《怎样做一个21世纪的合格家长》等等记录了这位热心、热爱宣传的五老足迹。

  6、阎博英,男,81岁,原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游仙区五老志愿者。

  他是游仙区五老志愿者、校外总辅导员。62年前,风华正茂的阎博英被聘为少先队辅导员,62年后,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热情地关爱着孩子们的成长。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他的一生与少年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暑假,他决定自掏腰包在家每年举办一次九洲暑期家庭夏令营。没有场地,他就利用附近学校的现有资源。没有文艺骨干,就以学生兴趣特长为依托,利用自己是民盟成员的优势四处奔走,到大中专院校去请老师,找关工委联系有特长的五老人员,邀请民族舞爱好者、九洲技校老师和羽毛球业余运动员来执教。经过筹备,免费的温馨童年班金色童年班正式开课,开设有舞蹈班、美术、体育、鼓乐等兴趣课程,打得一手好球和酷爱田径运动的他,还主动担任网球和田径老师。从此,每年暑假便成为阎博英最为繁忙的时候,也是留守儿童最欢乐开心的时候。

  他先后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省首届十佳留守学生关爱之星等殊荣。

  7、王方银,男,77岁,中共党员,原内江市资中县双河镇人大主席,资中县双河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

  200012月,退休两个月的王方银当上了双河镇关工委的负责人,成为了全镇692留守儿童、4个孤儿的家长

  双河镇有3个大水库、130口石河堰、400个堰塘。针对农村留守孩子夏天喜欢下水洗澡,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实际情况,从2005年开始,王方银分别在这些水库、石河堰、堰塘都安装了严禁未成年人下河(塘)洗澡的安全警示牌,明确承包人为安全责任人,还和村上签订了安全协议。10年来,双河镇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溺水身亡事件的发生。

  200010月,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有一天在双河镇街上行走时,突然看到一名70多岁的老人在一边行走,一边流泪,他急忙上前询问他为啥流泪?10岁的孙儿今天没去上学,又跑到镇上的网吧去了!老人告诉王方银,在镇上找了好几家网吧,都没有找到孙儿,心急地流泪了。最后在王方银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一个偏僻的黑网吧找到了老人的孙儿,老人把孙儿带回了家。

  遇到有的孩子难管教,学校或家长就请我去帮忙,我也很乐于和孩子们交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去慢慢转变孩子的不良思想和习惯。代理家长王方银长期与问题孩子打交道,总结出了一套与孩子打交道的秘诀。

  8、唐代富,男,74岁,中共党员,原武胜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武胜县五老志愿者。

  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年龄限制的2005年他自愿加入县关心下一代志愿者队伍,顶烈日。冒寒暑,足迹踏遍全县15个乡镇、55个村(社区)、33个学校,走访辅导学生193次,行程2万多里。

  他与母患身患口腔癌小学生田霜建立起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主动联系县政协、县总工会、华封镇政府和龙海印务公司等多家单位和部门为田霜捐款,与华封镇镇政府、卫生院、县合管中心协调,为田霜母亲办理特殊门诊和大病救助……从春华到秋实,从花开到叶落,几年来,为了田霜的健康成长,从自己家到田霜家,他往返跑了33趟,让这个家庭再次看到了希望。

  他帮助人,是有的。都退下来了,一天到晚还想着那些娃娃。他照料我,已经很累了,但要是一提起他牵挂的那些孩子们,疲劳没有了,干劲就来了。这是老伴对他的评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生活中是个出了名 吝啬鬼。然而,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又总是很慷慨。

  有人对他的所为不理解,讽刺他多事。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干部,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要与他人一道,渡过难关,战胜困难,帮助他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9、杨与齐,男,85岁,中共党员,原资阳市乐至中学校长,乐至县关工委副主任。

  他参加工作后的40余年,艰苦奋斗,尽忠职守,严谨治校,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名列省市前茅,连续十多年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个人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优秀校长。

  杨与齐退休后凭着脚板皮、嘴巴皮、厚脸皮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历届校友募集资金二百万元,资助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1800多人,这些学生都上了大学,有的还上了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

  近年来,他还在几处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高寺镇时都乐园、天池镇田家沟村、石湍镇四联小学等地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他送去活动经费、读物、文体活动用品、药品,受到外出打工家长的高度肯定,被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誉为留守儿童之家优秀活动阵地

  对他助人为乐的事迹,《资阳日报》先后刊登《用爱沐浴贫困学生》《18年助困济学矢志不渝》《德高望重、募资助学》等文章。四川电视台专题播放了省委组织部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组稿的八旬老人的20年助学路,资阳日报报道了他大爱无疆情系留守儿童的动人事迹。2011年县委宣传部专题报道“1800名贫困学生的恩师在各校广为宣传。他的事迹和撰写的文章先后入编《四川高级专家名录》、《四川英模录》、《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等,并获《中华英才》荣誉证书。

  10、王学文,男,71岁,中共党员,原乐山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乐山市市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他一直致力于组建老年志愿者队伍,目前已建立了7个街道办分队、19个小分队,注册老年志愿者达230余人,带动全区5000多名社会老年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他还主动争取将老年志愿者加入到区党员志愿者热线平台5185180(谐音为:我要帮,我要帮你),组织老年志愿者参加内容更多、范围更广的便民助民服务活动。

  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全区老年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150余次,服务对象5000余人次,清理牛皮癣近8万多张,成功调解民事纠纷15次,帮教失足青少年20余人,调解老人赡养纠纷8起,为80余名病重老人安装了即时呼电话,近100位老人得到过志愿帮助。

  他把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难家庭子女作为老年志愿者工作的重点内容,一直在努力做一件实事,就是将身边的大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和老年志愿者一起投身到关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动员和组织了168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为全区贫困学生捐款120万元,受惠1500人次。

  2010年以来,他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讲座300次,受益学生达5万余名,主持编写了15万字的《关爱未来》一书发放到家长手中。

  二、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12名)

  1、李永高,男,82岁,中共党员,原屏山县农委主任,屏山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2、邹晓珑,女,64岁,工人,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街道五老志愿者;

  3、张纪珍,女,70岁,中共党员,原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党委书记,旌阳区天元镇关工委执行主任;

  4、何正儒,男,92岁,雅安市汉源县退休教师;

  5、蔡本厚,男,79岁,中共党员,原古蔺县政协主席,古蔺县关工委执行主任;

  6、侯良科,男,78岁,中共党员,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关工委执行主任;

  7、陆祖富,男,71岁,中共党员,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关工委执行主任;

  8、张代信,男,70岁,原南部县第三小学校长,南部县教育局关工委副秘书长;

  9、罗兴菊,女,82岁,中共党员,原大竹县政府副县长,大竹县关工委执行主任;

  10、苟于渊,男,67岁,中共党员,原平昌县司法局局长,平昌县关工委常委副主任;

  11、蒋兴碧,女,77岁,中共党员,会理县益门镇中村小学退休教师,会理县益门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

  12、张伟,男,78岁,中共党员,原攀枝花市工商局财会科科长,攀枝花市工商局关工委副主任。

  三、公示时间

  20151117—1121

  四、公示电话

  028-84305220 

  五、联系地址

  成都市玉双路3   邮编:610021

 

  特此公示。

  四川省关工委 四川省委老干部局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四川广播电视台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20151116

 

热点 . . .

离成都最近的春天 走进幸福城市——西昌
离成都最近的春天 走进幸福城市——西昌
陈朝先会见四川省网络舆情中心主任杨全新
陈朝先会见四川省网络舆情中心主任杨全新
成都第一峰——西岭雪山
成都第一峰——西岭雪山
阿坝若尔盖:中国最美的湿地
阿坝若尔盖:中国最美的湿地

最新 . . .

· 四川省期刊协会线上线下开年会
· 保供稳价保质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战疫情 保出行 云南机场马力全开
· 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成都
· 范长江铜像揭幕仪式在四川内江举行
· 国徽在哪儿法庭就开在哪儿
· 记者手记:我在长宁,平安!
· 媒体融合发展峰会在成都召开
· 四川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开展
·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技能四川
· 全国环保新媒体联盟成立
· 郑二发师徒书画作品晋京展开幕

相关 . . .

· 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 离成都最近的春天 走进幸福城市——西昌
· 内江隆昌昨日下午发生3.7级地震 震前1分
· 培训 2012四川“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名单出
· 陈朝先会见四川省网络舆情中心主任杨全新
· 日本电视台在四川拍摄旅游文化纪录片 都
· 成都第一峰——西岭雪山
· 阿坝若尔盖:中国最美的湿地
· 2016年 泸州城市低保450元人均医疗救助
· 电影《一球定乾坤》在攀枝花开机拍摄
二维码 二维码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不良信息举报:010-85894419   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