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荟萃60多年精彩2015年11月 作者: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11月20日,成都锦城艺术宫舞台星光熠熠,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走向繁荣》惊艳亮相。川剧“二度梅”陈巧茹和陈智林各展风采;歌剧《彝红》和舞剧《红军花》惊鸿一瞥;话剧《第二十九棵树》、《雪域忠魂》铿锵 ...
内容:
11月20日,成都锦城艺术宫舞台星光熠熠,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走向繁荣》惊艳亮相。川剧“二度梅”陈巧茹和陈智林各展风采;歌剧《彝红》和舞剧《红军花》惊鸿一瞥;话剧《第二十九棵树》、《雪域忠魂》铿锵有力;扬琴、金钱板、谐剧、清音等四川文艺特色节目一一登台亮相,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共襄四川艺术之繁荣。 难点—— 30多个节目80多分钟内呈现 “一九八二年,四川,举起了振兴川剧的大旗,为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扬起了挺进的风帆。”恢弘的交响乐章中,配乐诗朗诵《走向繁荣》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或激扬或低缓的声音,历数着四川文艺的过往。大屏幕上,《死水微澜》、《变脸》、《俏花旦》一个个摘获国家大奖的四川文艺精品一一闪现。悲怆震撼的舞剧《红军花》、优美动听的歌剧《彝红》、《娥加美》,惊险刺激的杂技《倒立飞砖》、《双人技巧》……一个个精品节目选段轮番登台,引发现场一波又一波掌声。“不愧是艺术精品,歌剧唱段优美,舞剧深刻传情,川剧、曲艺和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每一个节目都很棒,可惜只能看到片段,如果这些精品再单场演出,我一定要完整地看一遍。”现场观众李莉告诉记者。 开幕式“序幕”中,专门加入了向四川文艺大家致敬的环节。伴随着《繁荣之路》的配乐诗朗诵,魏明伦、徐棻、冷茂弘等老一辈四川艺术大家的经典作品以视频方式出现。 由于艺术节是首届,要把众多艺术品种和形式在简短的80多分钟内呈现,众多优秀作品如何取舍?表现形式迥异的不同篇章,如何巧妙衔接?均成为编排本次开幕式晚会的难点。“哪些得重点呈现,哪些得一笔带过,从节目效果到整体编排,很多细节都需要细致揣摩。”开幕式总导演马东风告诉记者,此次在开幕式晚会舞台上呈现的30多个节目,均为国家级或省级奖项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仅仅是编排就花费了一个月时间。 整台演出节目种类丰富,而不同种类的节目,需要的音乐、灯光、视频、舞美都不同。开幕式演出现场观众最大感受就是,节目多得眼花缭乱,整体性却没有被破坏。 音乐总监周瓅告诉记者,由于演出节目数量很多,音乐文件就准备了近50段,也就意味着晚会有50个碎开的点。“总导演的要求是舞台效果不能断,舞台全黑也只能有两次,这就要求我们团队一遍一遍地和各部门配合。” 改编—— 2小时的剧缩减成3分钟也能出新意 由于每个节目只能呈现几分钟,很多艺术家都对自己的节目进行了改编。 川剧《尘埃落定》的片段演出,就改出了新意。“我们只表演该剧最精彩的片段,大概3分钟左右。”陈巧茹告诉记者,原剧长达2小时,要在如此短的时间打动观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新挑战,“我们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到表演中,让剧既呈现藏族的高音,又融合川剧的声腔。” 而《红军花》将原剧中一段15分钟的舞剧改成了5分钟的双人舞。女主角林晨说,动作改起来还不算太难,但情绪的拿捏却反复调整了很多次。“马导演希望我们能向话剧演员取经,抓到一种情绪瞬间爆发的感觉。” 演出当晚的“尾声”版块,几位模特身穿黄金概念华服亮相,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这些模特均是来自四川传媒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把三星堆、太阳神鸟等四川文化符号穿戴在了身上。晚会服装设计沈龙告诉记者,这套服装的灵感来出土文物“二十四伎乐”,“我们希望塑造一个四川艺术节自己的‘小金人’,这是一个符号,也有传承的概念。”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