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国新闻培训网
当前位置:四川首页 >> 四川写作 >> 四川委员、代表们谈“书香四川”

四川委员、代表们谈“书香四川”

2015年03月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除了铅字的油墨味,书是没有香味的。可是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后,“书香”就像是清晨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又像是阳光下绽放的芙蓉花,有着一丝 ...
内容:

  除了铅字的油墨味,书是没有香味的。可是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后,书香就像是清晨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又像是阳光下绽放的芙蓉花,有着一丝暖意一丝香气。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书籍潜移默化地给阅读者带来改变。

  今年两会,全民阅读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的概念。一个充满浓郁书香味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在浩如烟海的书山中,如何让四川变得书香满溢?代表委员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思

  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

  读书要和思考结合除了记忆还应有输出

  作为教育厅副厅长,王康深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经改变了,不能把对书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书的理解上。王康今年的提案有一个就与有关,建议加强对知识信息的储存建设。他说,每天我们生产了大量可供阅读、欣赏的信息,不应该让它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应该储存、备份,让后来者能够继续欣赏、学习、使用。

  王康说,理想的书香四川,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写意性的表述,书香是吸取的范畴。看书吸收内容,用自己的头脑去消化,然后让书香成一种能量,融入血液中,变成新的创新力和动力。不是说多读书就有书香了。王康担心的是,大家重阅读轻思考。他认为,读书要和思考结合在一起,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一个记忆储存器,还应该有情感、有输出。他还担心出现重阅读轻创造的情况。也许大家遇到过这种情况,接收的信息和自己的领域和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创造动力结合起来,它就会迸发出无法想象的一个巨大的空间。书香四川,不是读书而已,还有读书后产生的新能量,把它变幻为一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新的能量。

  除了给阅读者的忠告,王康还从自己的角度提到了书香四川应该有评价体系。要防止重表象轻评价,每个人的阅读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何科学评价?王康建议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创意部门、科技创意部门,都要对工作做一个调研,通过建设书香社会,全民素质是否提高,提高了多少。有可能的话,最终建立一个体系对它进行考评考核。这样的话,建设书香社会,就可以被折射到每一个区域,更加具有针对性。把产业和阅读相结合,阅读有主流有支流。我想看到的,是万条江河归大海的一个局面,阅读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虽然电子设备造成浅阅读受到了一些批判,但王康对网络阅读方式却持不同的观点。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同,所需要的知识点也不一样,碎片化阅读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为方便一些人的特定需求。

  纸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高晓笛

  提倡阅读纸质书把公众阅读纳入预算

  高晓笛的世界是无声的,但是她把自己对影像的感知发挥到了极致。在她驻地的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成都图书馆馆刊《喜阅》,这是她此行带的唯一一本书。这个书很好,它就是我们成都出版的。助理何阳在看完她的手语后,这样告诉记者。

  高家算是书香世家,高晓笛的爷爷是翻译,父亲是作家,从小家里书籍不少,一家人也有读书的习惯。书籍不管对个人还是家族来说,都是可以传承的方式。高晓笛说,看书的感受和用手机阅读是不一样的。她提倡的是阅读纸质图书,只有真正坐下来翻一翻读物,所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的。手机阅读满足了读者对信息量的需求,可快速阅读所留下的记忆并不深刻,纸质书籍则满足了思考、思索的需求。

  建设书香四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读书的习惯要从小抓起来,首先从认字开始,从学前教育阶段、从小学教育阶段,就一定要把汉字学好,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培养阅读能力。

  一些新农村建设跟上了,房子修得很好,但就是没有图书馆,没有一个可以提供阅读的区域。想要建设书香社会,她建议政府也应该把公众阅读建设作为一项预算支出,这个预算首先就应该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创造阅读的平台。图书馆吸引的人多了,培养出了大家的阅读习惯,那么未来的成都,也会在候机厅、地铁、公交上看见更多的人在看书。高晓笛说,书籍对人的改变,其实最开始是改变人的修养。最好的阅读就是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养

  全国人大代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墨香让人安静吸取文化”“

  记者:建设书香社会,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应该怎么做?

  郑晓幸:建设书香社会很有必要。经常会有人觉得生活中缺失了什么,我想缺失的就是文化。

  文化如水,浸润人心,阅读可以让人安静。先从先人留下的文化智库入手,去寻找一把让心灵安静的钥匙。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书籍是载体。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社区书社功能作用,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基础工程。社会浮躁,我们走得太急,人往往容易感到迷茫,感到焦虑,不管信息多么发达,读书的感觉,墨香的感觉,都可以让人安静,回望,反思。读书不应该只是兴趣,更应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四川在建设书香社会上有哪些举措?

  郑晓幸:四川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全川有200多家公共图书馆,4000多家乡镇综合服务站,40000多家农村书屋,这些一直都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新建的四川省图书馆也将于今年7月试开馆,10月正式投入使用。省图一共有500多万册藏书,我们不仅要把丰富的书籍提供给市民,还要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让全民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我们应该让巴蜀文化资源得以提升,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充分有效利用高校,大型企业和社会民间图书资源为建设书香社会发挥作用,吸引干万民众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新时尚新风尚。

  记者:您平时看些什么书籍?郑晓幸:一个人看什么书,可以根据他的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来决定。过去看得很专业,很窄,现在看得很广泛,很宽,过去读书是生存所迫,现在读书是生活所需。质的飞跃,读书快乐!

  记者:可能会有人说,每天时间太紧张,找不到看书的时间。

  郑晓幸: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我基本上每天下班之后,会留在办公室里阅读一两个小时。看书可以让你丰富学养,平衡心态,克服焦虑,防避浮躁。读书对领导干部来讲,是定神安心的良药。

  智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

  为生活带来启发道德修为都是书香

  记者:书香除了大家常以为的是知识以外,您觉得还应该包括哪些东西?

  陈智林:书香对每个人来讲,是让自己通过一种真实的快乐找到一种基因的源泉。道德、修为、论语、和谐都应该纳入书香的范畴,和谐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国泰民安,让国家繁荣富强,到最后人的幸福支点是什么?是能寻找到自己精神的,情感的归宿。

  记者:您觉得应该如何建设书香城市?陈智林:成都人首先应该有自信,有文化的自信,中国的半部文学史源于四川,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在近代的巴金、郭沫若、李劼人等等,这些文化名人创建了四川的文化自信,创建了书香自信。所以说,成都书香的氛围底蕴是非常厚重的。

  其实书香里面涵盖了所有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看点,社会亮点的东西,所以不仅仅是单一的书香,我刚刚说了书香里能带来知识,能够带来快乐,能够带来幸福,能带来我们生存需求的一些节点,这才是大的书香。

  记者:您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呢?陈智林:我不敢说饱览全书,但是我能接受到的书,我非常喜欢。这么几十年一直坚持了每天最少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读书。其实静下来读书是需要完整系统的读书,丢掉WIFI,再找一个宁静的地方,扎扎实实地看书。

 

热点 . . .

成都天府新区作协赴江南五省市采风 签订文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成都天府新区作协赴江南五省市采风 签订文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团总支宣教部对学院学生会系统各部门进行新闻写作培训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团总支宣教部对学院学生会系统各部门
刘慈欣:2018年的世界什么样
刘慈欣:2018年的世界什么样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乡培训新闻写作信息员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乡培训新闻写作信息员

最新 . . .

· 运动会新闻通讯稿怎么写
· 如何写好一篇学校新闻新闻通讯稿?
· 名校高材生偏爱当“猪倌”
· 阿来获百花文学奖历史上首个双奖
· 国网蓬溪电力公司新闻写作摄影培训进班组
· 南充成立八老帮帮团 老作家加盟传授写作
· 陈霁携新书《白马部落》分享创作历程
· 江北镇开展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
· 四川两人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 自流井区法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培训
· 为何一写作文就失真
· 培养写作潜质 寻找“中国小作家”启动仪

相关 . . .

· 四川省作家协会为古蔺县皇华中学“创作基
· 南充成立八老帮帮团 老作家加盟传授写作
· 西北民大举办阿来文学创作暨藏区文学创作
· 四川南部县盘龙电力举办了通讯员新闻写作
· 四川著名诗人梁平新著《阅读的姿势》出版
· 科幻作家何夕长篇小说《天年》正式在蓉出
· 成都天府新区作协赴江南五省市采风 签订
· 自流井区法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培训
·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团总支宣教部
· 江北镇开展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
二维码 二维码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不良信息举报:010-85894419   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