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报创刊30周年】刘德华:报社铁杆通讯员2015年05月 作者:曾晶菁 张倩 来源:四川法制报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人物小档
曾在资阳市检察院工作,现在在省检察院政治部工作。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检察日报》驻四川记者站常务副站长
提起艺人“刘德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 ...
内容:
人物小档 曾在资阳市检察院工作,现在在省检察院政治部工作。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检察日报》驻四川记者站常务副站长 提起艺人“刘德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四川法制报的老通讯员中,也有一个刘德华。此刘德华是我省“检察界”的名人。 今年56岁的刘德华,头发已花白,仍然奔波在一线,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都会看四川法制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线索呢。 自四川法制报创刊以来,他在法制报发表稿件200篇以上,时常也会有上头版头条的“重量级”稿件。也因为在四川法制报上发稿,他从基层检察院“写进”了省检察院,专门从事宣传工作。 懂法又会写的检察官 艺人刘德华红起来的时候,常常有同事朋友开玩笑:“红人哦”“天王级别哦”“出名了哈”。刘德华曾在资阳市检察院工作了12年,同行常会打趣说:“呵,资阳还有个刘德华在检察院工作。” 刘德华经常到各地检察院为干警开展写作专题讲座,提高检察干警的写作能力。他还时常到成都地区几所高校客串教授,就像天王刘德华一样,深受学生追捧。“一名好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写作素养,必须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写作,检察工作才会得心应手。”讲课时,刘德华常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说明检察公文与检察新闻统筹兼顾的重要性,鼓励干警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学会观察和发现。只有怀着刻苦之心对待写作,文章才会越写越好,做一个法律精湛、写作精深的优秀检察官。 到市、县(区)检察院讲写作课时,刘德华常常抓住一切能和干警交流的机会,对干警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解答。例如,说到难以用语言简单描述之处,刘德华便以正在撰写的新闻稿件为样本,向干警详细讲解写作思路、手法及技巧。他说,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更有效,可以将会场气氛与磁场推向高潮和极致。 检察名人刘德华的祝愿 生活中,无论走到哪儿,“刘德华”这个名字总能给他带来很高的关注度,常常被“围观”。有一次,他在机场准备乘飞机,入口处的工作人员拿着他的身份证仔细看了半天。随后几个工作人员都围上来看。“我吓到了,以为我犯了什么事在通缉我呢。”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艺人刘德华的粉丝:“估计在猜我的身份证是不是假的。” 幽默风趣的刘德华和艺人刘德华年龄相仿。检察官刘德华也十分喜爱听天王刘德华的歌曲,“手机里大部分都是华仔的歌”,最喜欢《忘情水》,“一人独处时就喜欢哼两句愉悦心情”。 同事朋友聚会K歌时,大家都会为他留出专场,帮他点好最爱的《忘情水》,让他开一场“刘德华小型演唱会”,展现一下“巨星风采”。这可难为了他,“我五音不全,唱出来难听。”不过,刘德华也不会破坏大家的兴致,直接大胆地吼起破锣嗓子来一曲,“大家就是愿意听,算是娱乐自己也给大家带来欢乐。” 上世纪80年代初,刘德华因为稿件写作认识了四川法制报的编辑,后来逐渐熟络。他通过四川法制报这块园地写稿、发稿,不仅宣传了所在的检察院,而且将自己“两级跳”:“写进”了省检察院,专业从事宣传工作。在刘德华的办公室,总有两三份报纸,其中一份是四川法制报。“现在我还会每天看看四川法制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线索呢。”刘德华说,四川法制报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希望四川法制报能继续秉承“关注公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办报宗旨,为推动四川法治进程出一份力。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友情链接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